沈药有心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沈药有心药 >> 正文

【沈药有心药】今日3.25(善爱我日),这份心理咨询使用说明请查收!

发布时间:2025-03-24     访问次数:

在实验室忙碌到凌晨的你,看着窗外零星的路灯;面对专业书籍上密密麻麻的化学结构式,突然感到喘不过气;手机通讯录翻到底,却找不到可以倾诉的人...这些场景是否似曾相识?药苑学子的成长路上,心理健康同样需要被温柔守护。

学校心理咨询服务作为守护心理健康的重要支持系统,虽然常被同学们提及,但同学们又对其具体开展及保密原则存在一些疑问。

接下来,我们将集中回答一些常见问题,希望能为大家打消疑虑,同时增进对这一重要心理健康支持资源的了解。

1.心理中心的咨询能确诊一些心理方面的病症吗?还是必须要去医院?

心理咨询属于非医疗类心理支持服务,不具备精神疾病诊断资质。当评估发现来访者存在医学诊疗需求时,咨询师将恪守职业边界,依据专业伦理规范启动转介程序,建议其及时前往医疗机构进行临床诊断与治疗。

2.哪些情况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

对于什么样的情况需要寻求心理咨询的帮助没有特别严格的规定,想要个人成长,自我探索、更了解自己的同学可以来进行心理咨询;而对于有情绪困扰,有一些极端想法的同学我们是非常建议前来心理中心预约咨询的。

3.在咨询室里说的话或者自己的想法会不会被咨询师告知自己的辅导员或者导师?

一般情况下,心理咨询的内容是严格保密的。遇到特殊情况时,如涉及伤害本人、他人生命安全、社会安全或是法律规定需要出示的内容,咨询师才会在与学生沟通后突破保密。但具体怎么突破、让谁知道、知道哪些内容呢?请看下一条。

4.保密例外是什么?

心理咨询中的保密原则是建立信任关系的基石。咨询师依据《精神卫生法》及《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严格保护来访者隐私。但保密存在特定例外:《中国心理学会临床与咨询心理学工作伦理守则》中3.2 条规定:“心理师应清楚地了解保密原则的应用有其限度,下列情况为保密原则的例外:(1)心理师发现寻求专业服务者有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的严重危险时。(2)寻求专业服务者有致命的传染性疾病等且可能危及他人时。(3)未成年人在受到性侵犯或虐待时。(4)法律规定需要披露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条规定:“自然人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受到侵害或者处于其他危难情形的,负有法定救助义务的组织或者个人应当及时施救。”,自然人的生命权高于保密承诺。当发现人身安全风险时,咨询师需履行法定救助义务。在启动保密例外前,咨询师会优先引导来访者自主向家属、辅导员或医疗机构求助,同时充分说明信息披露范围,尊重来访者对特定人员(除危机情形必须告知家属和校方外)的保密需求。

这一特殊处理机制旨在通过多方协作,既保障生命安全又最大限度维护咨询关系。咨询师始终以"最小必要"为原则实施保密例外,通过专业沟通让来访者理解信息披露的必要性,从而构建更有效的危机干预网络。

【校内】心理咨询线上预约服务

一、登录方式

1.微信搜索“沈阳药科大学学生处”公众号,并点击“关注公众号”

2.点击“服务”→选择“心灵驿站”

→选择“心|心海”

二、预约程序

1.进入登录界面后,填写用户名、密码(用户名为学生的学号,密码为“A+学生学号”)→点击“登录”→完善个人资料→点击“保存”。

2. 预约方式:点击返回箭头“<”出现心理咨询预约界面。

3. 选择咨询师和咨询时间:点击“咨询师列表”中的咨询师的名字→选择咨询时间段→填写“你现在最需要接受帮助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和准确的手机号→点击“提交预约”(注意:必须提前一天预约,不接受当天预约)。

4.信息修改:点击页面上“我”可进行退出登录、个人资料和登录密码修改操作。

【校内】其他心理咨询预约方式

1.现场预约:到南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楼心理咨询接待室预约

2.电话预约:拨打024-43520396(两校区相同)

3.邮箱预约:发送预约邮件至psysyyy@sina.com(两校区相同):邮件中写明学号、姓名、专业班级和无课时间。

【校内】心理咨询地点

1.南校区:“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三楼

2.本部:图书馆110房间

【校内】咨询室开放时间

1.南校区:8:30—11:30;13:30—16:30(工作日)

2.本部:14:00—16:3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