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有心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沈药有心药 >> 正文

【沈药有心药】我校举办3.25(善爱我)“情绪信号解码站”公益主题工作坊

发布时间:2025-03-29     访问次数:

为积极响应“3·25善爱我”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深化学生自我关怀意识,我校于3月27日成功举办“情绪信号解码站”公益主题工作坊。本次我学生处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心邀请到了北京博顿崇德公益基金会、IDEAC国际戏剧教育大会(沈阳)戏剧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孙新静老师带领30名沈药学子踏上情绪自我觉察与提升的成长之旅。

活动以戏剧疗愈与潜意识探索工具OH卡为载体,通过创新形式引导学生觉察情绪、释放压力,助力构建内外平衡的“双系统人生”,彰显了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前瞻性与实践力。

PART.01

创新破冰:从“情绪气象台”到安全契约

活动伊始,别开生面的“情绪气象台”破冰游戏迅速拉近了参与者距离。同学们以肢体动作模拟天气,用雷阵雨的紧绷、晴天的舒展、阴霾的蜷缩外化内心状态,在趣味互动中打破拘谨。随后,通过“安全岛契约”共创,学生们提出“不评判”“尊重隐私”等暖心规则,为活动构筑了温暖包容的场域。

PART.02

深度探索:身体雕塑与OH卡中的情绪镜像

在“情绪雕塑公园”环节,同学们以定格雕塑呈现喜怒哀乐,将抽象情绪具象化;随后的“压力情境雕塑博物馆”中,小组通过角色扮演演绎学业焦虑、人际矛盾等场景,并集体改写消极姿态为积极应对动作,直观体验“情绪重构”的力量。  

OH卡探索则将活动推向高潮。学生闭目抽卡,凭直觉联结卡片意象与自身压力状态,并即兴创编故事。通过非语言表达与潜意识对话,参与者学会以开放心态接纳情绪,发掘内在资源。

PART.03

戏剧疗愈:即兴短剧赋能心灵成长

最富创意的“戏剧疗愈”环节中,学生以OH卡为灵感,分组创作并表演即兴短剧。从“考试焦虑”到“友谊裂缝”,一个个真实议题被搬上“舞台”,通过角色转换与剧情重构,学生直面压力源,探索解决方案。

PART.04

深度探索:身体雕塑与OH卡中的情绪镜像

活动尾声,指导老师以“双系统人生”理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追求学业成就(外部系统)的同时,滋养自我价值与精神成长(内部系统)。

正如活动倡导的“情绪无好坏,皆是信使”,我校将持续探索多元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创新活动为载体,护航学子心灵成长,让每一份情绪都被温柔“解码”。

未来,我校将继续深化“健康心态与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育人工程建设,融合艺术表达与心理技术,为学生打造更多沉浸式成长体验。愿每位沈药学子,都能在内外系统的平衡中,遇见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