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欢迎来到心灵树洞。
本期要回答的问题包括:
1.来到大学感觉很孤独?
2.每天都容易敏感内耗?
3.如何与新认识的同学建立关系?
4.体质很差情绪低落如何改善?
1.来到大学感觉很孤独?
问:来到大学半学期了,什么目标也没有,班级同学一周也见不了几次,只有宿舍里有些许的交流,感觉自己也没啥兴趣爱好,特别的孤独。我该怎么办?
答:同学,你好。关于交友,你说自己社交较少容易感到孤独。不妨先明确自己对人际关系的期待——是寻找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做事的“搭子”?还是需要倾诉支持的密友?清晰的目标能减少无谓的焦虑,转为可执行的计划。
若想结识同类,兴趣社团是最直接的通道;若想拉近与舍友的距离,一句"要不去食堂约饭?"或"周末出去逛街吗?"的邀约,往往比想象中更有效。日常交流无需刻意深刻,课间递块饼干时的寒暄,分享手机里刷到的萌宠视频,这些自然流动的互动才是关系破冰的关键。
记住,人际联结如同培育绿植,每周浇灌一点温暖,终会迎来枝繁叶茂的时刻。每个微小尝试都在为未来的深度联结播种。
2.每天都容易敏感内耗?
问:好累,每天都容易敏感内耗,我该怎么调节?
答:同学,你好。听到你说自己每天都很容易敏感内耗,感觉到你很累很疲惫,沈药君想从以下几方面给你一些建议,希望可以帮助到你:
(1)自我觉察与理解。
首先,建议你对自身的敏感内耗进行观察与梳理,例如具体情境或诱因、伴随的认知与情绪反应、思维逻辑的合理性、内耗消退的规律及有效缓解方式等,通过系统记录来深化自我认知并提升应对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你的当前的情绪反应可能与自身成长经历存在关联,可结合过往经验分析其中的影响机制,必要时通过预约专业心理咨询开启自我探索与行为调整的进程。
(2)请你尝试不同方法促进自我调节。
比如很累的时候合理休息、加强自我照顾;通过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听听音乐、读几页书等,或尝试心理学方法,如正念、冥想等,帮助改善情绪状态。
(3)沈药君推荐你阅读心理学畅销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本书以童话形式讲述蛤蟆先生接受心理咨询的过程,通过书中故事或许你可以获得自我疗愈的重要启示。
3.如何与新认识的同学建立关系?
问:我是一名深陷绩点内卷中的本科生,由于我一直忙于学业,几乎很少与人沟通交流,我想问一下怎么样才能更有效率沟通?以及和新认识的同学开始新的关系?谢谢您!
答:同学,你好。学分竞争压力和社交互动不足确实容易让人产生苦恼与压力。以下是几个循序渐进的改善方法,可帮助你提升交流能力与社交适应力:
(1)培养交流能力。有效沟通始于专注聆听,这既能增进相互理解,又能建立情感共鸣,毕竟每个人都渴望被真诚倾听并获得情感认同。日常可先通过自我对话练习精简表达,再逐步将明确传递需求的技巧运用于实际交流。同时注意管理肢体动作、目光接触等非言语信号,这些都能强化信息传递效果。
(2)观摩实践。重点观察身边“沟通达人”的互动模式,记录他们处理话题转换、情绪回应的具体方式。初期可从参与小组讨论、邀约熟人自习等低难度场景入手,每次完成互动后及时给予自我鼓励,通过"我能从容应对"等积极心理暗示持续增强社交信心。
(3)拓展社交圈层。选择1-2个兴趣类社团或小组作为切入点,相似爱好能自然降低交流门槛。利用校园讲座、读书会等结构化社交场景,从点头问候到观点交流逐步深化关系。偶遇同学时可主动开启"最近你参加了哪些活动?"等生活化话题。
相信通过阶段性实践,你一定能获得成长。希望这些方向性建议能够带给你启发。
4.体质很差、情绪低落如何改善?
问:现在体质很差,做事干一小会儿就累了情绪就开始低落。锻炼身体吧,跑个400米就开始眼冒金星;补充营养吧,现在稍微吃点东西就开始肠胃不适。这些情况应该从哪里开始入手改善呢?我甚至都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求助。
答:同学,你好。感受到你对自身身心状态的重视和改变的期待,这本身已经是你成长的起点。面对多重困扰时,建议你先聚焦当前最影响自身生活的问题:若身体疲惫优先,可尝试每日30分钟校园散步,阳光充足时效果更佳;若情绪低落明显,可从每天记录心情日记开始。调整饮食可少量多次选择温和食物,保持观察与实验心态。改变需遵循循序渐进原则,每天5分钟拉伸或10分钟散步都值得肯定——这些微小行动都在为你的身心复苏积蓄能量。孤独时不妨与信任的人倾诉,交流本身就有疗愈作用。请记住:迷茫期恰是蜕变的重要契机,你此刻每一次的尝试都在构建一个更健康的自己。慢慢来,进步已在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