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有心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沈药有心药 >> 正文

沈药有心药|寒假心理调试指南~如何与家人相处

发布时间:2025-01-15     访问次数:


亲爱的同学们,不知不觉中,一个学期的光阴已悄然溜走,寒假的脚步声渐渐清晰。我们即将卸下沉重的学业负担,回归温馨的家园,与亲人共叙天伦。然而,重返原生家庭的怀抱,也可能会让我们面临种种挑战。在此,让我们共同探讨一个话题——如何与家人相处。

一、什么是什么是原生家庭

“原生家庭”这一术语源自家庭心理治疗,它指的是个体在成年并建立自己的新家庭之前,所成长的那第一个家庭环境。这个家庭是个人出生后直接接受抚养和教育的地方,它可能是由亲生父母构成,也可能是由养父母构成,同时还包括了一起生活的兄弟姐妹。原生家庭同样可以被理解为一个人在生理、心理和情感发展初期的生活单元。

二、原生家庭的影响

(1)家庭氛围:家庭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发展趋势,同时,一个人在社会交往中的种种表现往往能够反映出其家庭背景。每个孩子都是家庭的映射,性格的塑造不仅受父母遗传因素的影响,家庭氛围同样对孩子的生理特性和性格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因此,通过观察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思想观念和处理事情的态度,我们可以窥见其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和家庭氛围。

(2)父母的情绪反应:父母对待孩子的态度往往在孩子身上得到体现。孩子的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父母情绪反应的影响。

(3)父母的教养方法:父母通过言语教导、行为示范和角色认同等多种直接或间接的手段,向子女传授何为“适当”的行为和言谈。这种方式教育下的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赢得父母的欢心,如何避免让父母失望,并且学会了如何遵从父母的指导和教诲。

(4)原生家庭的情感投入:在原生家庭中,对孩子的情感投入对个体的性格形成和身心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情感忽视是原生家庭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对于那些从小缺乏父母陪伴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情感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这往往导致他们长期缺乏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体在原生家庭中未能满足的情感需求,可能会转变为他们在后续人生中的追求和渴望。

(5)原生家庭的价值理念:在一个家庭中,父母所持有的价值观念对子女的世界观和视野有着决定性的影响,这些观念会在孩子的心中打下深刻的烙印,并左右他们的行为和思想。积极的价值观念能够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助力,而扭曲或错误的价值观念则可能对孩子的个人发展和性格塑造产生负面影响。

三、如何与家人相处

(1)认可自己

在我们的生活中,父母往往乐于提出各种建议。(例如:“你应当用心学习”“上了大学要避免和那些人交往”……)这些“你应当”的期望有时会转化为巨大的压力,尤其是当我们的愿望与父母的期望发生冲突时。我们明白,追求他人的认可、满足他人的期望,是人际交往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也是推动我们前进的一种力量。然而,实际上,我们并不需要完全这么做。与原生家庭共处时,我们应当认识到,我们的存在并非仅仅是为了迎合父母的期望。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学会自我认可和自我肯定,而不是依赖家人的认可来定义自己。

(2)关系的起点:课题分离

当矛盾出现时,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这是谁的课题”,即最终由谁来直接承担结果,那就是谁的课题。在明确了各自的课题之后,我们应做到不越界干涉他人的课题。

以学习和升学为例,这些显然是孩子的课题。从选择学校、学业成绩,甚至是否继续学习,都是孩子自己的选择和责任。因此,父母不应出于自己的愿望、目的、面子、虚荣心或控制欲,而去干预孩子的学习过程。人际关系中的冲突往往是因为课题的相互干涉,我们无需承担他人的课题。

(3)实现自我价值

尊重与鼓励能够帮助子女接纳自我,并激发他们自立自强的勇气。教育的根本宗旨,在于培养人的独立性。从个人角度来看,当你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勇于独立面对自己的课题时,你就实现了真正的独立,这也将有助于你与原生家庭更和谐地相处。自立与自由意味着不再依赖他人的认可,而是自发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拥有一种主观的奉献感,主动地为他人或集体做出贡献。在这种状态下,幸福不再仅仅依赖于外在的客观评价,而是源自于内心的主观贡献感。例如,当收到他人由衷的感谢时,你能够深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最后,我们引用胡适的话,赠予大家,并祝愿大家都能度过愉快的假期时光:“你是很好的孩子,不怕没有进步,但不可太用功。要多走路,多玩玩,身体好,进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