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药有心药

当前位置: 首页 >> 心理健康 >> 沈药有心药 >> 正文

“沈药有心药-心灵树洞”回信合集(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4-10-07     访问次数:


“沈药有心药-心灵树洞”已经上线一个月啦!承蒙同学们的信赖,近期我们的“心灵树洞”又收到了很多同学的来信。树洞君整理了大家的来信,特此发出沈药有心药-心灵树洞”回信合集(第二期)。

一、问:对身材感到焦虑,知道不对,但是经常几天不进食,或者暴食之后再催吐,有时候吃多一点点就会忍不住催吐,知道这样子不对但是自己根本控制不了怎么办

答:当下审美对于“瘦”的追求,使得很多人都有身材焦虑。心理学家Cash在一项研究中发现,82%的男性和93%的女性很注意自己的外表,女性更加对自己的体相不满,85%的女性认为自己应该减肥。

严重的身材焦虑可能导致进食障碍的出现,尤其是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研究表明,厌食症和贪食症患者感知到的自己得体形往往是实际的两倍,这种扭曲的认知进一步加重了他们对体形的不满意,形成了节食或引吐行为的恶性循环。

神经性贪食是一种以反复进食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障碍。患者反复出现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及多食行为,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食物,远超过正常进食的量,大量进食后又因担心发胖而采用各种方法防止体重增加,例如用手指抠吐、过度运动、滥用泻药、利尿剂等。当食物被消耗后,出现过度进食行为,继而再次采取措施消耗吃进去的食物,陷入恶性循环。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很多人都追求一个好身材,但如果这种情况已经导致你出现神经性贪食的迹象,建议寻求专业的精神科医生的帮助是最佳的选择。

最后,愿你我的灵魂容器都能摆脱焦虑、拥有自由,愿我们都能越来越喜欢自己!

二、问:如何分辨自己的感情是爱情还是友情?最近经常不分时间地点的去想到一个人,为了见对方特地跑去了对我来说很远的地方。但是我并没有产生与对方有关的生理需求……到底何为爱情?

答: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的爱情理论,认为爱情由三个基本成分组成:亲密,激情和承诺。

1.亲密是指在爱情关系中能够引起的温暖,亲近的感觉;

2.激情是把我们引向浪漫爱情的驱力,你可以当它是生理吸引;

3.承诺指维持关系的决定或担保。

思念一个人,为TA跑去很远的地方,听上去你对TA产生了情感上的依恋和亲密,但却还没有产生生理吸引。

这可能与人类对亲密感体验有关。研究者们很早就发现至少有两种类型的亲密(Berscheid,2010):一种是基于激情的亲密(passion-based intimacy),这种亲密体验包括情感上的积极的浪漫唤醒、性吸引和激情,多巴胺是重要的参与者;另一种是基于友谊的亲密(friendship- based intimacy),这种亲密体验包括认知、情感和心理上的相互依赖、温暖和理解,催产素是重要的参与者。

在文化脚本的影响下,我们很容易刻板地感觉爱情应该是由激情的多巴胺开始,再慢慢在体验到让人感觉相互依赖和信任的催产素。

然而事实上,这两种亲密的系统之间的生物行为联系是双向的(Diamond,2003)。也就是说,相反的情况也完全可能发生,即两人先发展深厚的友谊,再在未来的某个时间点体验到多巴胺带来的激情。

三、没有自信有些自卑怎么办?

答:自卑感,是指一种“比不上”的感觉(feelings of inferiority)。

自卑感来源于“比较”,它可能是在与外界他人的对比时,产生的一种“比不上”或者“比较弱”的感受,也可能是在与自己的理想中标准的对比中,所感受到的“无法实现”或者“能力不足”。这种比不上或能力不足,就可能威胁到我们所认为的、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这种“比不上”的感觉,也驱使着个体做出一系列行为,来补偿(compensate)它所带来的脆弱和羞耻感(Moritz,et al.,2006)。有些人会仍然通过加倍努力来证明自己,哪怕取得小小的收获也是对这种脆弱和羞耻的抵御。而另一些人则选择以回避他人的方式来逃避自卑感。他们认为只要不与他人往来、并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自己身上,就能够避免“比较”的场景,也就不会产生自卑了。

这就导致前者更有可能取得卓越的成就,自卑感对干他们而言更像是一种内在的动力;而后者就有可能让自己成为一个孤僻不合群的人(Mitchell,2015)。同时,后者也更容易成为那些有自卑情结的人。

一定程度的自卑感,是每个人都会体验过,也是正常且健康的。而自卑情结却往往会是不健康的。

那么,如果你感到自己可能是一个有自卑情结的人,应该怎么办呢?(Warta,2008)

1.要知道,自卑对人的影响并不是“非黑即白”的,自卑也有积极的一面,比如能够给我们一些努力的动力。

2.你需要经常提醒自己,你对自己的评价可能是过低的。你也需要不断告诉自己,你现在遭遇的挫折并不是因为你小时候就体会到的那种,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

3.持久稳定的友谊(或好的更加亲密的关系)也是我们应对自卑的缓冲器。朋友可以给我们一些积极正面的鼓励,提醒我们关注自己的优点,朋友的肯定是对我们努力改变的一种肯定和正向强化。

四、在上大学之后,感觉自己虽然与他人相处和谐,但是在某些喧闹的时候总会觉得心里空空的,没有归属感,感觉自己置身于快乐的氛围之外怎么办啊?

答:哪怕置身于人群之中,你却仍然感到孤独?根据APA(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词典,孤独(Loneliness)被定义为一种情感和认知上的不适或不安,伴随着一个人的社会需求不能被社会关系的数量或质量所满足的感觉。

在社会心理学(Social psychology)中,强调当对亲密和陪伴的内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产生的情绪困扰;“孤独感”,是一个非常主观的体验,造成孤独的原因因人而异。对于某些人来说,无法与自己伴侣进行深入沟通,可能会感到在亲密关系中孤独;或小时候没有被关爱过、甚至经历过虐待的人可能长期处于无法信任他人的状态,可能会感到“孤儿”般的孤独;再或者长期自我否定的消极情绪导致了他们无法与他人建立有意义的连接,而感到孤独。

如果你感觉到孤独,你可以:

1.与亲友保持联系

每当孤独感袭来时,并不总能与亲友面对面联系,但你仍然可以寻找其他方法与他们保持联系,避免孤单。

2.线上或线下的社交活动

与他人的联系不局限于亲密的朋友,家人或同事,即使与陌生人交流也有助于对抗孤独。

3.帮助他人

除了拓展社交网络外,帮助他人还可以为生活增添意义和目的。

4.走出去

试着留一些时间真正享受户外活动。新鲜的空气和开放的空间,还可以让你结识新朋友。


心灵树洞  疗愈我心